从最近看的两本书谈谈微博对写作的影响

TurnToJPG -->


先说个引子: 野夫是我很赞赏的作家,初次看到他的作品是罗永浩推荐的《革命时代的爱情》(http://www.aisixiang.com/data/39314.html), 当年这篇文章老罗推荐时加的评语说让他哭了个稀里哗啦。彼时博客正火,火爆到基本上每个普通青年吃饱喝足了都要在大大小小的博客平台上留下长长大篇的流水帐表达完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歌颂后还要呼朋唤友的互踩。后来流量越来越便宜,智能手机也自降身段低贱到少吃两顿肉就能收归囊中的程度,博客就日渐被各种富媒体交流平台所代替了。罗永浩的牛博便是当年大大小小博客平台上最为别致的一个,别致的原因是他把服务器架在了美帝国主义的机房,所以长期被有关部门封杀在墙外,而野夫彼时的博文,每次贴出来,总能轻松在博客排行榜上冲到头条的位置, 彼时写的人用心,看的人也认真,光是评论板块,读者们洋洋洒洒一长段的文字就能引人深思老半天。可不像咱们现在,觉得懒点个“赞”就觉得皆大欢喜了—-这和领导们读完文件划个圈当属同一性质,画着画着圈,领导们的智商就下降到不能走歪路也不能走邪路了,至于点多了“赞”是否会有同等功效,大家就拭目以待好了。

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图便宜,在京东上圈了一大堆书回来,里头有两本卖得很火的野夫的作品,《1980年代的爱情》和《身边的江湖》。拿到手后我掂了掂份量,觉得还挺沉,心里有点窃喜:这两晚上应该有好料可以看了哇!

然后我昨天晚上程序写多了睡不着,就把书翻出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气坏了。《身边的江湖》里80%的文章我都事先在网上看过了,看了看野夫新写的几篇,觉得有些索然无味,有种为着写而写的意思。比如他写的去香格里拉的文章,在我看来就是一篇有名的流水帐。关于台湾之旅变成了自家走访朋友外加自己的一些见闻所感。这样的文字难免让人失望。当然以前看过的文字还是不错的,也就是说,80%我看过的文字,收录在该书中,还是值得细品的。

打开《1980年代的爱情》后我倒吸一口气:这排版也太适合用文字占用篇幅了吧!? 基本上,这是我看过的排版很费纸的设计。硕大一张纸,也就中间很窄的部分印上字,页眉和页脚留到很空,一页书扫上几秒,就没了。对于我这种看书速度超快的人,基本上看这本书就是在不停的翻页。

《1980年代的爱情》,这个名字很像马尔克斯的名作《霍乱时期的爱情》。马的作品我是在春节休假时在家读完的,读时的感觉,时而感慨、时而期盼、时而愤怒、最后掩卷之时,因为男主和女主历经劫难终于在一起了嘛,有种巨大的幸福感从内心升华而来。马尔克斯自认为自己最经典的作品,果然名不虚传。

而读《1980年代的爱情》我没有丝毫惊喜。这故事太老套,老套到没有任何惊喜。下乡的已有城里对象的男孩遇到青涩时代心目中的女神,两人羞涩懵懂的暧昧了大半年,而后男孩回校深造回城后不了了之;多年后男孩遭遇变故出狱后再见徐娘半老的女神,两个经历过婚姻后的可怜人来了个一夜情后女神消失;再过了多年女神离世,男孩在葬礼上得知一夜情后女神消失的真实原因是不愿意拖累自己。对了,就这么一个故事。
1980年代,本就没什么爱情, 再嚣张点说,直到现在,中国社会里的爱情也不多—-如果爱情多得遍地都是的话,《非诚勿扰》等诸多相亲节目也就不会大行其道。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现实而势利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在一种近乎于顽固的门第观念下用势利的眼光审视交往的对方,难免就陷入了一种无需建立在“爱”基础上的“情”,然后个体就觉得虚弱而无力,没有了勇气,哪门子的所谓爱情?1980年的两个主人公,在最该勇敢的时候仍然抛不开门第观念,而在可以风轻云淡时偏偏选择了激情,这种个体的选择,很多人可能觉得唏嘘,在我看来是在犯傻。你以为多年后干一炮就能弥补当初没能在一起的遗憾了吗?爱情里有买春想象不到的温暖,很抱歉,书里的描写,没什么温暖。对比于马尔克斯的书读完后的那种幸福感,它什么也没有,反而令我觉得困了。

《1980》这本书描写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描述出两个脆弱的个体在尘世间的浮沉。我私下觉得,这部书用一篇博文来记载就够了,硬撑到一部小说的长度,又要学着《霍乱时期的爱情》般命名,作者的功底也许还有所欠缺,而这个故事的厚重程度,不足以支撑起如《霍》一般的荡气回肠。

写出这样的书评我固然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 博客兴起的这几年里,大多数人已经变得不会写长篇文字了,或者说,写出来长篇文字,大多是憋出来,憋到后面实在憋不下去,就草草安个结尾。我有注意去看我关注的作家和普通人的博客,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更新, 偶尔有更新,绝大多数的文字也不再如几年前般隽永、有嚼头。

为什么?

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上寄生的诸多新奇应用冲击得七零八落了。几年前,手机还只是手机,用来打电话、收发短信而已,个别的高级用户,用来导航或看电影玩游戏。几年前大家还是肯踏实的坐在电脑前敲入一段文字的 ,那时候玩游戏有PSP之类,看电影还是要动个BT或者电驴来求种找资源的,各类论坛也比之今日更为火爆和更具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性。而现在,所有的这些:游戏、导航、社交、视频等等,都可以在一块4.3寸或是更大的屏幕上用手指点击来完成。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更为快速的年代,各种消息闪得太快,而在过快的消息流里,大多数人所能做的也只是更为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就是常用的“转发”功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空间的博文前面标注着一个红色的“转”字,而微博达人们每天更是转得不亦乐乎。以前我们去到某个地方,会想着用文字来形容其独特之美,现在我们去了哪里,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相机或者手机来噼里啪啦乱拍一通,稍做加工后发到网上去。文字的作用,在信息高速流动的富媒体中,越来越被轻视。

野夫这几年的文章,稍微能看得下去的也只有少数几篇。大多数时候,他挂名土家野夫,在微博上转发着各类敏感或是不敏感的消息。我承认作为有影响力、经历牛逼、看问题角度比较独到的人,在微博这类应用上,确实能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但是,于他自身,又得到了什么呢?不客气的说,影响力是大了很多,但是文字却差了很多。微博等重在传输的应用,对字体的严格限制,会无形中抹杀掉人内心中想要表达的欲望。说白了,微博里,你只是在秀,你可能会缺乏深入的思考、以及对文字/段落/总体格局的细致考究。

我的朋友F对博客和微博有着如下的对比,他说:写文章,好比憋了一大泡尿,憋了很长时间后一泡尿出来,尿得很爽,看的人也觉得很爽;而微博就像是小狗撒尿一样,到哪儿都标注下这里是自己的领地。我觉得这个对比很是恰当,博文里所能展示的,除了作者的文笔,还有见识;而微博中,很多时候是在为了秀存在感,或者说为了标明“啊,这里是我的领地”这种类似于小狗圈地的领地概念。博文时代的读者,能独立思考的时候不在少数;而读多了口水段子,倘再来看长篇大论,估计会有些看不下去。

野夫文字水平的下降,我觉得是这个网络阅读时代的必然。他现在的生活太过于热闹,也就难以写出真正震撼心灵的文字。《1980》的书后有写到故事成型是在2003年,10年后等野夫到了德国了才有空整理出来。这个故事说白了很老套,野夫设想的高潮,关于一夜性爱的篇幅,要真对比于诸多用身体写作的作家们,又显得太小儿科。一篇博文要被硬生生撑成一篇长篇小说,就势必被揉合进太多与主题不相干的杂烩,最终也就毁了这个看似宏大的命题。

如果想写出来好文字,那我觉得把微博关掉是个不错的选择,停掉太多的、不必要的、频繁的吐槽,几天不发言后自然能憋出一大泡想法来付诸于文字;如果想让生活过得充实一点,那你最好扔掉智能手机并远离电视,让人爱不释手的消费类电子、变着法儿吸引人眼球的娱乐节目,这些在给你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其实奴役了你的内心。比如,谈到对象的标准,很多人第一反应恐怕会是非诚的舞台, 而谈到唱歌,好声音的那帮孙子把好端端的歌唱毁成了飙泪的煽情类节目。 所见的定势多了,你陷入了一种人云亦云的表演型变态思维,再回过头来看生活里平淡却是真实的的人和事,恐怕就带上了某种立场。文字需要沉淀, 生活需要静思,可惜的是,匆忙而纷乱的生活、高速的设备和网络,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